老衲法号朴真爽

梦醒人何在,梦觉化无踪。

行书笔法浅析——调锋

齐予:

格格要努力寫字寫詩:



 「纳云」小课堂第二讲。




第一讲见这里。




讲稿浅白,适于入门的朋友。




本稿仅供交流学习,请勿二改或二次上传。




根据群内讲课录音整理,若加群请+@名归故里 vx:MGGLSZF。




本文有视频版,lof无法分段插入视频, 视频版请见这里。 




 




本文依旧长,特此准备“太长不看版”




0、作业解答—“苕”字笔法解析




详见下文中图片。




1 、什么是调锋




调锋,即调整笔锋。




2 、为什么要调锋




“惟笔软则奇怪生焉”。




“写字”,非“画字”。




“画八字”写横即不会调锋。




“逆笔抢锋”的调锋解释。




 详见下文中图片。




3 、如何调锋




a)阵地战调锋




b)运动战调锋,包括转腕法和转指捻笔法。




  详见下文中图片。




4 、补充




提按。




书写性。




理论指导实践。




 




 




各位同学,大家好,我是格格。今天的讲座主要讲行书笔法中的调锋,讲座现在开始。




 




0.作业解答—“苕”字笔法解析










第一个部分是讲解布置的作业,就是米芾《苕溪诗帖》中“苕”的笔法解析,上节课我讲到了中锋、侧锋,所以让大家从中锋、侧锋的角度来解析“苕”的笔法。同时也是为了引出这节课的主题——调锋。米芾写“苕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不断调锋的过程。




大家交的作业大都是比较正确的,但对于一笔当中有好几次调锋的情况,可能还分析得稍有不到位,但是已经非常棒了。




这个视频是我个人对于“苕”笔法的解析。需要提醒的是,有一些笔画可以用几种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,并不是非此即彼。最终要根据分析的调锋情况,把写出来的效果和原帖进行对比,只要和原帖有非常高的相似度,并且有一定的书写性,那么这个方法有很大可能就是正确的。




 




1 什么是调锋




什么是调锋?在刘熙载的《艺概》中,有这样的一段话,他说“笔心,帅也;副毫,卒徒)也。卒徒更番相代,帅则无代。论书者每曰‘换笔心’,实乃换向,非换质也。"




笔心指的是笔锋的一撮毛,即主毫。意思是说主毫是一个军队里的将帅,副毫,是一个军队里的卒徒,卒徒,步兵,泛指兵卒。大体意思是当笔换向时,副毫轮流着纸,主毫始终着纸。笔换向的时候,就需要调锋。




调锋,指的是调整笔锋。调整笔锋的特征就是刚才提到的“卒徒更番相代,帅则无代”。即副毫轮流着纸,主毫始终着纸。




 




2 为什么要调锋




为什么需要调锋?在讲为什么需要调整之前,先讲一下上节课提到的“笔笔中锋”的问题。上节课批判了“笔笔中锋”这样的说法,当然,为什么会形成“笔笔中锋”的要求,涉及到了一个审美的问题,我们有机会再说。批判“笔笔中锋”并不是在批判中锋,因为实际应用当中是中、侧兼使的。中锋、侧锋转换的过程,就是我们所说的调锋。




东汉文学家、书法家蔡邕在其书论名篇《九势》中如是说“势来不可止,势去不可遏,惟笔软则奇怪生焉”。因为笔是软的,所以需要不断的调整笔锋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“势来不可止,势去不可遏”,调锋生势。米芾字有势态,甚至跌宕起伏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调锋,再加上米芾字露锋多八面出锋,米字涉及到的调锋技巧还是很多的。




刚才说到为什么需要调锋,举一个反面的例子,看看不会调锋会怎么样。




 




古人的楷书字贴当中,尤其是唐楷,很多横的外形都是:有一个方切的入笔,收笔的上方有一个小尖角,下方有一个向右下方的圆润收笔。完成这个外形,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去实现。




视频当中,我先画了一个八字,并且按照画八字的程序写一个横。之后又用另外一种非画八字的方式写了一个横。




画八字是一个常见的初学者学习横的方法,但它实质上是一个“画字”的过程,而非“写字”的过程。也是一个不懂得调锋的过程。在“画八字”的写法中,入笔的时候,先往左写了一个横向的笔画,为的是能写出来左边这个尖角。在收笔的时候,,需要先往上提起来一个小尖角,然后再往下顿。




之后视频中示范了调锋写法。而这个写法中,入笔左上的尖角是通过一个顿挫的原地调锋写出来的。收笔时,往右下顿笔调锋时自然也会写出位于笔画右上方的尖角。(这里的写法很难通过照片展现,建议观看视频。)




这种画八字的写法,可以和调锋的写法达成同样的效果,但是特别做作,几乎没有书写性,是不会调锋的表现。这就是要学习调锋的原因,学会真正的写字,而非画字。







 




上次大黄同学在群里分享了褚遂良字的特征——逆笔抢锋,示例见蓝色画圈的地方。实质上,逆笔抢锋就是一个调锋的状态。比如“天”字,写完第一笔小短横后往左下写第二笔的时候,有一个从右上到左下的行笔状态,到了第二笔横起笔的地方需要刹住,做一个转向的动作,这就是逆笔抢锋的原因。逆笔抢锋是书写过程中上下笔前后呼应的产物。




 




也就是说,一笔之间的法度,和其上下笔是有关的,不要孤立的强调某一种笔法,这样应用过程中会死板和教条。如果只写一个孤立的横,还运用逆笔抢锋,就有些做作了。并且书写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,不要刻意的单独追求逆笔抢锋,逆笔抢锋首先是为了书写性而存在的




 




3 如何调锋




刘熙载《艺概》中用了帅和卒来描述笔心和副毫,顺着这个思路,我借鉴了两个定义:阵地战和运动战。把调锋的方法归纳为两种:一为阵地战调锋,二为运动战调锋。不细纠两个在兵法上的准确定义。从字面意义上看,一个指在确定的某地进行调锋,一个指的是在运动中进行调锋




3.1阵地战调锋




 




 




 




所谓阵地战调锋,指的是在原地要完成调锋。这样的调锋通常非常迅速,主要通过在原地的顿挫实现。有人说这个叫抖笔,就是在原地抖擞一下精神。视频中有两个示例。




示例中,都是利用阵地战调锋写出的方切起笔。刚开始起笔,笔锋是竖向的,调锋后要调整到横向。这就要求非常迅速地在原地调整笔锋,顿挫一下,马上调整成横行的状态。为了大家理解,特意在视频中减慢了速度。可以看到,它是原地顿挫的阵地战调锋,在原地非常快速的完成调锋。




 




3.2运动战调锋




第二种运动战调锋,指的是在一个点划的运动中完成调锋。视频中的撇有方向的转换,并且是在运动当中完成了笔锋的转向。




通常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实现,分别指的是转腕法转指捻笔法转腕就是转动手腕,转指捻管指的是通过手指的捻管让笔杆边运动边旋转




当然,转腕和捻管这两种方法不是孤立的。它只有使用的多或者是少的问题,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说法。写大字的时候,用腕多,写小字时,用指多。写更大的字的时候,甚至还会需要用到手臂的旋转来实现调锋。




 







 




视频中,我在笔上做了一个黑色小三角形标记。可以通过这个标记的运动来判断有没有捻管。第一个撇的方向转换,是通过转腕的这个方式来实现的,标记的三角符号是没有产生方向性变化的。第二个撇,是使用的转指捻管的方法来实现,标记是不断转动的。










示范中为了对两种方法做出区分,是单一的运用。在训练的时候,可以分别进行训练。但在临摹和创作的过程中,建议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写。




 




以上就是今天调锋主题。最后还想强调一下,在调整的过程当中,还有一个提按的问题需要解决。在起行收的过程当中,笔是在不停提按的,不能只提不按,也不能只按不提。一个字中,笔画们往往不是单纯的线或单纯的面或单纯的块。当需要在线面块之间做转换的时候,就需要笔的提按。




第二个问题,是我们说过的书写性的问题。在写字的过程当中,不能为了把这个字写得特别像而去非常僵化的把笔画给描出来。这样是“画字”,非“写字”。




第三个问题就是理论的意义。这两节课一直在讲的比较理论性的东西,比如说中锋、侧锋,再加上今天的调锋。讲理论的这个意义在于使用理论去指导实践,进一步归纳总结。比如说大家听过这次课,可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:







  1. 当我临摹某一个字的时候,这一笔它有没有进行调锋?




  2. 如果有,它是如何进行的调锋?我能否复现这个调锋?




  3. 我能否用其它的调锋方式去改造这一笔?比如刚才列举的两种调锋方式。




  4. 在完成改造的时候,能否比临摹的原字还要好看?这样的思考,并且实践的过程,其实就是从临摹到创作的第一步。







 




 
根据群内讲课录音整理,若加群请+@名归故里 vx:MGGLSZF。




 




主讲




@格格要努力寫字寫詩 








整理




@名归故里 




@格格要努力寫字寫詩




 


评论
热度(394)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老衲法号朴真爽 | Powered by LOFTER